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宋人的“一年景”

《新京报》专栏--文化好东西--宋人的鈥溡荒昃扳

春生、夏长、秋获、冬藏,四季在每一个华丽的转身之际,都给宋人一个阳光灿烂的启示:一年都是好景致。

但,春夏揖别,秋去冬来,在时间的秩序里却无缘聚首,怎么办?宋人聪明,他们把四季的花样拼在一起,让它们长相厮守,这便是宋代流行的“一年景”。

陆游在《老学庵笔记》里,对此有一段描述:北宋靖康初年(1126),京师妇女喜爱用四季景致为纹样,从丝绸绢锦到首饰、鞋袜,“皆备四时”;把春桃、夏荷、秋菊、冬梅等更多的四季花朵图案,“皆并为一景”。京城人把这种从头到脚展示一年四季景物的穿戴,称之谓“一年景”。

宋仁宗后坐像画,侍立左右的两个宫女,头戴花冠,簪嵌了近百朵花儿,缤纷斑斓的头饰,展示了“一年景”的花样年华。

常州武进南宋墓葬,出土了三件朱漆戗金奁,是宋代戗金漆器工艺的巅峰,匣身中腰一圈为戗刻的四季花卉。花叶舒展,花筋细如游丝,干枝梅连着春花牡丹,接夏荷萱草,又与秋芙蓉紧邻,最后止于冬春之交的茶花。花枝摇曳出四季的味道,表达了对“一年景”的追慕。

福州南宋黄升墓,出土了两件精美的绣花绶带,刺绣纹样几乎囊尽了一年景里的所有花卉,荷花、山茶、杜鹃、桃花、菊花、蔷薇、芙蓉、石榴、秋葵、海棠、牡丹等。墓主头罩金丝彩冠,冠上应该插满了四季鲜花,不过除了金银珠宝,鲜花早已化泥了。这便是鲜花的可爱处,不留恋,不永恒。

两宋时,宫廷盛行簪花宴,御苑常备应节鲜花,作赏赐、宴会簪戴之用。宋太宗在宴会上,曾赐千叶牡丹给寇准簪戴;《宋史·舆服志》卷五载:宋制,新进士赴闻喜宴时,要由皇帝赐给花戴。司马光中进士时,在闻喜宴上,同榜进士皆受赐簪花,偏他不动,后旁人劝他:君赐不可违也。才勉强把花戴上。

宋室风雅,民间风行。欧阳修在《洛阳牡丹记·风俗记》里写道: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,虽挑担走街穿巷者亦然;《武林旧事》载,从端午到六月六,临安女子皆戴茉莉花,“妇人簪戴,多至七插,所直数十券,不过供一饷之娱耳。”

冬天来临,聪明的女人,把应季的鲜花夹在书册中间,留作冬天簪髻插花之用,宋人称之为“花腊”。不过,干花易碎,也不够鲜美,于是,女儿家们又想出了好办法,做假花吧,称作“像生花”,美好的向往产生美好的称谓,“像生花”暗示了一种对自然美的模仿,就像日本人将插花称“生花”一样。

鲜花昂贵,且有季节的局限,那就簪戴“像生花”吧。“像生花”可以做出一年四季的各色花朵,如果喜欢,就把一年四季的花朵都簪戴起来。时尚就是这样造出来的,“一年景”花冠开始被热宠。

“像生花”也有贵贱之分,南熏殿旧藏《历代帝后图》中所描绘的皇后服饰、仕女花冠,恐怕是最昂贵的“一年景了。花冠上的”像生花“是用罗绢、金玉、玳瑁等珠宝制成的,普通民女恐怕只能自选力所能及的花料了。然而,无论高低贵贱,向往自然的美丽,那是每个人的生命底色,自然的起点是平等的,有何戴不起呐?“一年景”开始风靡,直到南宋末年,元代已经没有这份风雅了。

 《新京报》2013年8月30日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李冬君

李冬君

141篇文章 6年前更新

学者,任教南开。著《文化的江山》《通往立宪之路》《落花一瞬》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