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王道就是做期权

李冬君

王道是期权,要做长线,利润在未来兑现;霸道是短线,如日常经营,要流水不断,孟子行王道,就是用历史经验,为王权做预算。

他常说,先王都是从小国做起的,只要行王道,就不仅能做大,还能得天下。王道不是空头支票,而是应该投资到位的仁政主张,如,行什一税、去关市之征等,这些都是仁政措施,行之,就能得民心,得民心者得天下!

君偃跟他商量,说什一税和去关市之征,眼下都不能全面实行,可不可以先一点点减轻,等条件完全成熟了,再彻取消征税。

孟子说,错了就要立即改正,为什么要等?好比有人每天都要抢邻人的鸡,有人告诉他说,这不是君子之道,他跟人商量,我从现在起减少,每月抢一只鸡,给我一些时间,让我一点点改正过来,这样行吗?如果已经知道了自己做得不对,那就应该马上改正。

孟子的主张,有一种道德偏激,稍不合己意,就势不两立。宋君偃的要求并不过分,作为国策当然要商量,没想到孟子拿起道德的棒子,当头一棒。

征税和抢劫还是有区别的,不管怎么说,征税是合法的,即使是横征暴敛,好似抢劫,但两者的性质毕竟不一样,孟子将两者混为一谈,使仁政以最激进的方式退场。

孟子又到了滕国,滕文公问他如何治理国家,他说:民事不可缓。

人民最需要什么?恒产!有恒产才有恒心,无恒产则无恒心。

人民没有恒心,就什么都敢做,连犯罪都不当一回事,到了那时,再用刑罚来对付,这就是欺骗人民,哪有仁人当政,欺骗人民呢!所以,仁义的君主,取于民,要有节制,要让人民有积累。

三代之王,虽然做法不同,但实质上都一样,都是行什一税,将国民收入分成十份,让人民留下九份,国家只征收一份,这样,人民才会有恒产。

恒产,类似于我们今天的“物权”,它不包括土地所有权在内,因为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”,但国家要允许人民有自己独立的财产所有权。

人民有了恒产,就会有恒心,恒产是物权,恒心呢?是价值观念,是仁义礼智。“为富不仁”是针对君主而言的,君主为富,人民就会穷,因此,他强调君主为仁,不要为富,要让人民富起来。

富之的办法是规划土地,实行井田制,一“井”为九百亩,中间一百亩为公田,由八家助耕。

先富之,而后教之,因此,有井田,还要有学校,不仅要在助耕的生产方式中自发的形成公民意识,还要在学校中学习做公民。这样的公民,是《周礼》中具有国家观念忠君的人,还不是民主制下拥有国家权利的自由的个体。

孟子的井田制,并不反对市场经济,对于那种利用国家权力,统一人民需求和市场价格的想法,坚决驳斥,坚信以公田为中心的公有制和以市场为前提的社会分工,可以并行之。

这样的仁政思想,很有一点农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味道。

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,都来自人性,基于人心。人有平等心,需要社会主义;人有自由心,需要市场经济;将这两者都协调好了,就是仁政。

井田制本来就有空想成分,它是王权主义下理想化的经济模型,对市场经济的容忍有很大的局限性,而孟子对此,却从未有过理论上的反省。

孟子在魏国,一五一十,跟梁惠王,算了一本民生账:

其一,五亩之宅,树之以桑,五十者可以衣帛矣;

其二,鸡豚狗彘之畜,无失其时,七十者可以食肉矣;

其三,百亩之田,勿夺其时,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。

孟子谈民生,不论国计,而一国之君最关心的是国计。

 

《财智生活》杂志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李冬君

李冬君

141篇文章 6年前更新

学者,任教南开。著《文化的江山》《通往立宪之路》《落花一瞬》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