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中国意识的诞生

李冬君

商朝虽有中心意识,但中国观念尚未形成。中国的原型与都城有关,而商朝老是迁都,所以,商的中心意识很难上升为中国观念。

中国观念的形成,与封建制并行。西周初年,行分封制,给诸侯授民授疆土,要有一个中央国的存在为前提,而王权所在地,通常就是这样一个中央之国。《诗》云:惠此中国,以绥四方。《毛传》曰:中国,京师也,就是这样的中央之国。

近人柳诒征指出,中国之名始见于《尚书·禹贡》篇,但当青铜器“何尊”出土时,中国之名就从“茫茫禹迹”后退到了周武王时,再往前就没有证据了。

“五服”是《禹贡》里的天下观,经营茫茫禹迹中的九州,这种带有空想政治文化色彩的天下观,似乎是新王权对神州大地所作的区分和安排,以封建确立“五服”:甸服、侯服、绥服、要服、荒服,明显是周人以文化想象力设计的中国化的地缘政治蓝图

《禹贡》的地盘有多大呢?向东到了海边,往西靠近沙漠,从南到北都贯通了,这样一个规模,大概就是西周初期的天下了。

中国绥服四方,靠什么呢?靠封建制。当封建制用“五服”来表达时,“绥服”是关键。甸服、侯服都是中国化了的,而绥服是华夷之辨的前线,所以说,绥者,使之绥安边境而守卫中国也。绥服五百里,分为两部分,其内三百里,因为接近侯服,而行文教,使之中国化;其外二百里,则近于要服、荒服,故行武卫,奋武以卫天子也。如果把“五服”通俗化,有点像今天的北京从二环到六环,二环以里就是中央之国。

周初分封,要求鲁、卫两国,用周法而行文教,而齐、晋两国,因为迫近夷狄,所以要用戎法,奋武卫以攘夷。“五服”之中,自绥服以外都是夷狄之地,文教不及,就以武力。绥服以外尚有要服、荒服,则羁縻而已。

周初就这样以封建制,使天下中国化,将中国逐步做大。武王后的成周之世,中国之地最狭,被蛮戎夷狄包围。那时,吴、越、闽、楚为蛮,秦为戎,齐、鲁虽为封建之地,但周边都是夷,用夷礼。到了东周时期,吴、越、楚、秦、燕等蛮戎之国,都中国化了,加上西周封建的鲁、齐、晋、宋、蔡、陈、卫诸国,一个封建制的中国化的天下观版图就初具规模了。

周公的封建制中国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还是一种国家主义的战略,以中国为中心,经营天下,虽然辅之以制度性的文化——周礼,但它基本上还是以王权为中心的王朝政治文化。

 

《新京报》2013年6月7日
话题:



0

推荐

李冬君

李冬君

141篇文章 6年前更新

学者,任教南开。著《文化的江山》《通往立宪之路》《落花一瞬》。

文章